育儿:芬兰与南韩,教育排名都是顶尖,差别在于

关于世界如何教育儿童,有一场意识型态的战争。

过去十年来,这场战争里对立的两极,从社会、文化到政治等不同层面频频交手,在各式各样国际教育排名表上激战,每次评比结果一出来,往往高踞世界媒体版头。

也许这些评比项目当中,最受推崇的是每三年举办一次的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画(PISA,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)。这是由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主办的,宗旨是测量十五岁大的学生在阅读、数学、科学三方面的表现。

十年来,这项评比的冠军都被所谓的北欧模式和东亚模式垄断。

有两个国家将这两种教育意识型态发挥得淋漓尽致,事实上过去几年来,地表最佳教育制度的荣衔,都是由这两个国家轮流获得─那就是芬兰和南韩,而他们的做法根本就是截然两极化。

● 芬兰

芬兰模式的就学年龄是七岁,比其他很多制度晚了整整三年。相较于大多数国家把教学重心放在课堂上,芬兰人则愿意等到孩子準备好学习、有了追求热情的时间和空间。对他们来说,提早施以正规教育不仅毫无意义,而且会造成反效果,如果不等孩子到了自然想要拓展知识、希望在学校环境中学习的年纪,提前上学反而会感到无聊和挫折。

即使真正开始上学了,这个国家对于儿童为何要上学的态度,也和我们其他人早就被制约了的心态,从根本上不相同。芬兰人鼓励、甚至要求孩子到外面去玩,也经常有整天的活动,任由他们跑来跑去。

上学以游戏为主,中间点缀着正规学习。在室外的时间和在教室里一样长,甚至多于在教室的时间,不论天气好坏都一样,这被视为关键所在。对北欧人来说,没有坏天气,只有衣服穿得不对,大大小小的孩子常常穿着雪衣,在零下两位数字的低温里游戏。

芬兰教育方法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考试。全世界的教育都对考试万分在意,可是芬兰人不同,十六岁以前的他们对一切制式化考试都漫不经心,教师受的训练是利用自己创造的独立测验,来评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,每个学期末,所有老师会根据个人化评分标準打成绩,然后将成绩报告卡片交给每个学生。

偶尔教育部会追蹤全国的进展,从不同学校和年级的学生中,抽检几个样本团体。

至于教师和行政人员的绩效评鉴方法也相同:如果教师做得不好,校长有责任察觉并予以处置,这样的制度,就不需要庞大的中央集权式订定标準的机构,来「检查」教师和学生。

意识型态的差异,也表现在学生实际做的功课。大多数国家在学校里以教授正式的学科为多,非学术性的艺术、音乐较少,可是芬兰制度将艺术、音乐和家政这些科目视为生活技能,是课程表中绝对不能缺席的内容,不像许多国家把它们当软柿子捏,经常东挪西移,拿去上更多数学课和写字课。

除了这个,他们还排斥指派回家作业。

这项制度和全球浪潮背道而驰,用意是不必追求卓越,而是孕育平等、培养能力。

数十年前,芬兰的学校制度亟需改革,主管当局尽全力打造他们想要的新式教育世界,其精神不在创造竞争,而在于每个小孩都应该有相同的学习机会,不论来自什么样的家庭背景、所得、地理位置,一律平等(我们先前讲的婴儿箱子,也就是每个芬兰人出生时都会得到的礼物,同样证实了这项观点)。拓展训练

不分过去或现在,芬兰人对教育的看法都不是发掘如星星般闪耀的精英,而是在人生的起点,为所有国民提供平等的竞赛场。如此一来,孩子长大成人之后,都有扎实而普遍的基础,可以淋漓尽致的发展。

这套方法使得芬兰在教育评比中名列前茅,过去几年也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外国人来访,希望捕捉「芬兰奇蹟」的要素。

不过,被世界首席教育家列为「必须参访」对象的,可不只有芬兰这个国家。南韩已经迅速成为结构化、埋头苦干的模式,和芬兰的创意、放任模式互为阴阳两面。

怀柔拓展训练